鉴别诊断
鉴别诊断:结合病史、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检查,可以肯定诊断。但应与慢性鼻窦炎、增殖体肥大、
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、肺结核、变异性哮喘、支气管扩张症、纤毛功能异常症以及胃食管反流等慢性呼吸道疾病相鉴别。
1.
支气管哮喘 以反复咳喘为特征,呈突发突停,发作时两肺满布哮鸣音,缓解后无症状,常有家族或个人过敏史。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
支气管哮喘病例,可无喘息或哮鸣音,更须与本病鉴别。
2.肺结核 有发热、乏力、盗汗及消瘦等症状,痰液找到结核杆菌及胸部X线检查可助鉴别。
3.支气管扩张 表现为反复发作咳嗽、咳痰、
咯血,合并感染时有大量脓性痰。X线胸片常见肺纹理粗乱或呈卷发状。螺旋CT检查及支气管碘油造影有助诊断。
治疗
治疗:
1.一般措施 必须注意营养,加强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。对有关病因如鼻窦炎、增殖体炎等应及时根治。在重症肺炎之后,必须较长时间随访观察,特别对腺病毒肺炎患儿,应做X线复查,直到恢复为止。要重视季节性变化和避免可能存在的过敏原以减少发作次数。非特异性
三联疫苗注射液,可提高血清干扰素与白细胞吞噬能力,值得试用。
2.中医疗法 中医称本病为“内伤咳嗽”,多因咳久不愈影响内腑功能失调所致。根据临床表现分为痰饮咳嗽和肺燥咳嗽。治法以健脾燥湿,化痰止咳,益阴润肺为主,可结合临床表现辨证施治。
(1)痰饮咳嗽:以咳嗽痰多为主,痰白而稀,容易咳出,胸脘痞闷,食欲不振,舌质如常,苔白腻,脉滑或濡滑,治以健脾燥湿,化痰止咳。常用二陈汤加减。
处方举例:茯苓9g,橘红9g,半夏6g,杏仁6g,苏子6g,白芥子1.5g 。可进行加减:
①大便溏泻,舌苔白腻,加炒薏仁9g,党参9g,去杏仁和苏子。
②痰声漉漉时,可加细辛1.5g,生姜3g。
(2)肺燥咳嗽:咳嗽日久,干咳少痰,阴虚潮热,口渴咽干,或消瘦盗汗,手足心热,舌质稍红,舌无苔少苔,脉细数。治以养阴润肺止咳。常选用沙参麦门冬汤加减。
处方举例:沙参9g,麦冬9g,白前9g,百部9g,紫菀9g,杏仁6g,青黛3g,乌梅9g,加减法如下:
①干咳少痰,不易咳出加贝母9g。
②咳嗽日久不愈(无表证者)加五味子9g或银杏9g。
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,可参照急性支气管炎的一般治疗与中医治疗。必须着重指出目前大多数国内外学者认为,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大多是由细菌感染引起,故采用有关抗菌药物治疗,也很重要。